媒體關注
《中金之家》報道西本新干線開通抗疫急援通道關愛特殊人群
2022年04月19日08:46 來源:中金之家
“冰箱里只剩下三個土豆和幾個窩頭,還得省著點。”“馬上就斷糧,中午只能吃小米粥和乳瓜……”封控8天后,獨自居住在浦西某區(qū)的洪阿姨遇到了難處。76歲的她偶然從親戚那里得知了新干線急援通道,嘗試發(fā)出了求助信息。
洪阿姨說的急援通道,是西本新干線公司CEO虞鋼看到獨居老人的窘境,主動開通的一條特殊通道。這條通道將一線抗疫人員和家里有老人、病人的蔬菜短缺家庭作為重點保供對象,每天為全市老人限量供應蔬菜禮包,優(yōu)先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蔬菜保障。
在疫情封控的特殊時期,如洪阿姨一樣,上海許多老年人遇到生活保障和醫(yī)療需求的困難。獨居老人這一特殊群體,上海官方正落實針對性舉措,進一步筑牢疫情防控下的民生底線。
上海市民政局局長蔣蕊介紹說,針對獨居老人,特別是高齡獨居老人,或家人被隔離收治而暫時無人照料的老人等,上海已開展摸底排查,掌握實際需求,組織力量給予幫扶。比如,針對疫情期間獨居老人的吃飯問題,很多街鎮(zhèn)組織居委干部、社區(qū)志愿者,接力做好送餐服務,從社區(qū)食堂送到小區(qū),再盡可能送到家中。
城市全域靜態(tài)管理,民眾的行動力并沒有停止。一個個熱心市民挺身而出,為身邊的老年群體構筑起堅定的生活保障防線。
市民何永強居住在金祁新城二期社區(qū),18個樓棟、2662戶住戶中,老年人占比超過一半。從4月1日浦西實施封控起,何永強擔任5號樓、6號樓的志愿者。兩個樓棟中80歲以上老人11人,獨居老人3位。
除了解決物資不足問題,何永強尤為重視獨居老人的心理狀況和配藥問題。每次陪同老人下樓做核酸檢測的時間,他都會和老人們聊聊天,安撫情緒,消除他們內心的不安。為了不讓需要服藥的老人斷藥,何永強電話聯系好幾家醫(yī)院,在醫(yī)生的幫助下及時為老人配到了藥。有老人的藥需要在不同的醫(yī)院配置,他想方設法輾轉于幾家醫(yī)院之間配齊所有需要的藥物。
疫情期間,行動起來的市民遠不止何永強一個。打動人心的,除了親朋好友的關懷,更多是街坊鄰居的互幫互助。
年富力強的小伙子主動站出來做志愿者,誰家缺油少鹽鄰里互幫互助,住小區(qū)里的醫(yī)生挨家挨戶問詢幫忙配藥……閔行區(qū)莘松七村這個30多年老小區(qū)里的鄰里情火速升溫。
封控期間,奉賢區(qū)南橋鎮(zhèn)貝港社區(qū)100多位居民自發(fā)成立“貝港社區(qū)關愛獨居老人愛心群”,主動照顧獨居老人生活,開啟暖心接力。目前他們已募集了5166元人民幣愛心款項,將集中采購的油和米送到72戶老人家中。“愛心群”呼吁大家采取一對一方式幫助自家周圍獨居老人,將封控區(qū)外老人子女的委托單發(fā)布在群內,由愛心居民接單,這種方式也成了貝港社區(qū)全體居民的約定。
疫情伊始,寶山區(qū)友誼路街道服務辦的年輕人就聚焦獨居、高齡、行動不便等重點人群,開展主動關愛、防疫宣傳、需求問詢、心理疏導等服務,及時掌握老人疫情期間的居家狀態(tài)、身體狀況、困難訴求,努力織就覆蓋轄區(qū)的困難民眾生活物資應急保障網。
為緩解老年群體因無法出門配藥而產生的焦慮之情,楊浦區(qū)五角場街道疫情防控應急先鋒隊特別成立了一支醫(yī)藥小分隊,解決居民“藥罐子”問題。
主動幫樓里老人網上訂購物資、將老人急需的物資送到他們手上的市民錢亞洲帶動了小區(qū)一批年輕人成為助老志愿者?!叭嘶钸@輩子,多做點善事,多回報社會是對的?!卞X亞洲說。
法律提示:本內容系www.cchrmc.com編輯、整理,轉載需經授權,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,并注明來源。如果私自轉載,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,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。
相關鏈接 >>
· 2024-08-12《同花順財經》引用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觀點
· 2024-08-12《新浪財經》引用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觀點
· 2024-08-12《上海證券報》引用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觀點
· 2024-03-22《新浪財經》引用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觀點
· 2024-03-22《上海證券報》引用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觀點
· 2024-03-22《同花順財經》引用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觀點
· 2024-03-22《東方財富網》引用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觀點
· 2024-03-13《財經頭條》引用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觀點